首页>新浪潮频道>内容详情

助力精准营养“最后一公里”! 如新PRYSMiO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

2025-10-22 17:42:1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如新(中国)公益支持的“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行业协会领导、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主流媒体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精准营养技术创新、慢病防控实践、临床营养干预价值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营养健康管理技术的落地与产业升级,为全民健康事业注入新动能。

共话营养健康管理

将智能科技转为可行方案

会上,多位嘉宾强调营养健康对国民体质与生活品质的根基作用。如新集团首席产品执行副总裁贺杰德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了明确且可量化的目标,这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新确立了清晰而坚定的战略方向:以基因表达科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驱动,重点深耕抗衰老、代谢健康及认知健康三大核心领域。中国‘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如新的发展战略高度一致。我们愿意与中国一起,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全球民众带来普惠的健康福祉。”

行业权威专家从政策落地、慢病预防、临床实践等维度,为营养健康管理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视角。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强强调,《国民营养计划》的贯彻实施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需要企业的创新精神,探索和应用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研发和制造更加优质的保健食品,同时也积极探索更多适用于消费者的市场推广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翟凤英在主题为“健康营养管理预防慢病促进国人健康长寿”的演讲中介绍了“隐形饥饿”概念。她建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指导,践行“膳食平衡宝塔”原则,保证杂粮、蔬果、奶、坚果等摄入,同时通过“平衡膳食、适当运动、早防早治”等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病风险。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部副主任贺鹏飞从技术角度提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和生物光电识别技术正在显著提升健康管理的效率与个性化水平。他表示,很多居民并不清楚自身营养缺乏情况,传统医疗场景也难以实现持续追踪。新型智能设备可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使居民在家庭环境中实现日常监测,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创新成果PRYSMiO亮相 

从“模糊判断”迈向“科学量化”

会议下半场以“科技普惠助力精准营养的‘最后一公里’”为主题,绕政策支持、技术落地、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从卫生经济学视角指出,精准营养管理在慢性病防控中潜力显著,临床营养科的发展与特医食品的应用,已印证“早期干预可降低医疗成本”——每1元营养干预投入,可节省6-15元后续治疗支出,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医保支付对精准营养服务的覆盖。贺鹏飞则强调,建议通过构建营养知识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精准营养服务走进社区与家庭。

如新大中华高级副总裁暨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潮东结合企业实践提出,健康管理应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多样化场景。他指出,人体从约25~30岁起就难以仅靠膳食满足全部营养需求,因此个性化、精准化的营养干预愈发重要。“如新基于全球2600万次扫描数据推出的生物光电扫描设备,可快速评估人体类胡萝卜素水平,帮助用户了解自身防御指数,并结合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和营养补充形成系统健康方案。”

据悉,如新公司最新科技创新成果——PRYSMiO亮相现场。该设备通过超光谱吸收技术,15秒内即可收集数十万皮肤反射数据,在拉曼数据库的指导下进行AI驱动的机器学习,生成身体防御指数,透过皮肤类胡萝卜素水平、反映氧化压力及营养状况。这不仅是营养健康管理从“模糊判断”迈向“科学量化”的集中体现,更为家庭、社区健康营养管理提供了便携工具。

本次交流研讨会凝聚“政策引领、科技赋能、企业实践、媒体传播”的多方共识,为精准营养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清晰路径。如新在此次活动中充分展现了企业在大健康领域的创新实力与责任担当,从PRYSMiO超光谱智能扫描仪的技术突破,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案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科技+服务”的创新范本。

 

主办单位:山东新浪潮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浪潮杂志网站
《新浪潮》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2-2244  国内统一刊号:CN37—1126/GO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37120180001 鲁ICP备202004033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197668 速豹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新浪潮杂志网站
《新浪潮》国内统一刊号:CN37—1126/GO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37120180001 鲁ICP备170209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197668